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月, 2007的博文

回忆川外

到川外的主页逛了逛,居然看到了 赵奂老师的新闻 。作为一个她曾经的学生,我还记得大一的一次课上她听了我读几个单词过后的评语:“发现了一些人才”,在一次口语考试后,她还告诉我“你语音素质很好,可以把口语作为立业之本”。现在想来这些真的成了笑话,抛下最后一次考试莫名其妙的糟糕结果不说,就算我得到了期望中的分数,也不可能有什么“立业之本”的事情了。英语的学习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努力但不刻苦的我,根本就不敢到那些演讲比赛上去献丑。毕业以后拖别人的福,也是进现在的BOC,Interpreter的职业估计这辈子都没什么希望了。赵奂老师的话,又让我想起了其他几个老师。刘,汝,朱老师等,都对我有过称赞之语,尽管他们可能对我的能力有点高估,我毕竟还算不上顶尖学生。在毕业前写论文那段时间,左老师甚至愿意介绍我到她朋友开的外贸公司去工作,这样的待遇在川外不是大部分学生能奢望的,一个老师也不可能介绍一个她认为比较差的学生去熟人那里给她抹黑,所以我还是对自己的这些美好回忆感到自豪。   在四川外语学院读书的日子里,尽管我也像其他许多学生一样数落过它的种种不是,甚至每周都迫不及待地想回家休闲娱乐,哀叹每一次返校,但毕竟被这里的一切耳濡目染了四年,说没感情是不可能的。通过搜索引擎,看见了 一个川外校友制作的相册视频 ,集合了川外最多彩的瞬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以前我很难觉得川外有什么亮点,离开数月,回首这曾经的一切,才觉得原来在那里的四年,是一种值得珍惜的缘分。

国庆凤凰古镇之旅

图片
又到了国庆节,为了不在家里无聊地混完这宝贵的7天,我把单位发的过节费全部投入到去凤凰的旅游中。对于凤凰游,旅行社有3天和4天两种行程,三天的不去边城县,不幸的是我和很多人一样错误地选择了4天的行程。   玩4天行程,9月30日晚上在龙头寺北站坐11点50的火车去秀山,第二天早上5点到那里。那个地方的风景绝对不像它的名字那么浪漫,边城也一样,本来就不是这个名字,叫“茶峒”,当地政府非要改名去攀龙附凤。人家玩三天的第二天早上10点就坐火车直接去同仁了,然后再坐最多1个半小时的汽车就可以到凤凰,而我的4天行程却要在汽车上坐6-7个小时才能到凤凰(如果不堵车),我妈是叫苦不迭。边城那个地方确实没什么可看,就是一个哪里都可以修造出来的一个人工岛。岛上是一个公园,跑这么远来看个公园太不值,只有流过此岛的小河和不远处的峡谷还勉强可看。   20分钟逛完这个人工岛,继续做长达6个小时的汽车去凤凰。时间的长短往往不是取决于两地之间的距离,而是被绵延的山路所延长。   到凤凰古镇已经是下午4点多钟,导游居然也不喊我们出去观光,只说7点吃饭,6点半要集合。我休息稍许,自己去转了转,哪晓得该死的导游居然不告诉我们凤凰城就近在眼前,没走几步就看到了那座有名的虹桥。   又往前多走几步,整个人都兴奋了,多么“熟悉”的场景啊,那座白塔,那些并列的吊脚楼,还有沱江。   虹桥基本上成了商业一条街,闹哄哄,不像想象中那么怡然自得。   这条商业街还有楼上一层,要付费才能上去,专门赚那些摄影师的钱,我没那么老实,凭什么要这么被你宰,看见旁边一书店的窗户开着,且正对沱江,属于“经典角度”,几步走进去,抓紧时间拍下经典角度的经典照片,免得老板对我不满。   在附近转了转,时间很快就到吃饭时间,天也渐渐暗了下来,第一天也只有以观夜景为主了。吃完晚饭,自由活动,再次光临虹桥。   夜景拍摄难度很大,我又没有三脚架,只能把ISO提高到200,利用2秒自拍减缓按快门的振动,同时拿出引以为豪的定力来尝试拍出可以接受的画面。   河上有座小桥,很窄,偏偏天越是黑,有兴趣上桥的人越多,玩到晚上10点左右,回到宾馆,洗洗睡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终于有充足的阳光便于拍摄了,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可以细细品味这个古镇。   这也是经典角度,我特别喜欢这座白塔,可惜走近了可以看到很多无良人士在塔身上写的“某某到此一游”的话,对这些

转载:《从电视立体声说开去》

今天终于有人到我住的这栋楼来安装数字电视了,可是却听说数字电视仍然不提供立体声广播,甚感遗憾。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看到了一篇电视工作者的好文,特转载之。 从电视立体声说开去   众所周知,电视这个媒体从1958年在中国正式广播开始至今,几十年来一直是单声道的。尽管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仍然如此,真所谓几十年如一日。国际上,电视广播已经走过了立体声阶段,进入了开始探索环绕声广播的新时代。   我国电视界与国际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出国考察学习,无论是单位派出还是器材商的安排,每年出去的人数是可观的。那么为什么至今电视广播启动立体声(且不说环绕声)仍然遥遥无期?不可否认,去过外国的朋友往往采取双重标准。也就是在谈国外月亮比中国圆的时候,就会说人家早就立体声啦云云。可是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时就说,我们家里的电视机还是单声道的呀,搞什么立体声。对此我非常糊涂,甚至迷惑不解,花了国家的外汇出去学习,学回什么了?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至今对于声音在电视广播中的作用很不清楚。“伴音”这个词频频出现在一些所谓技术专家的文章,甚至是指导性的文章中,而有的传媒也不无卖弄地使用这个词。这个具有中国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名词的的确确真实地反映了我国电视广播的现实。画面用的设备已经进入全面数字化,而且是越来越往高端产品(例如HD)大投入。可是对于音频设备几乎没有什么令人感觉的变化。充其量是把已经陈旧的,或者不够形象的模拟设备更换成相应或者更低端的数字设备。整个音频系统没有质的变化。我不是唯武器论者,但是起码的武器应该有,空手套白狼只是一种说法而已。   有钱没钱往往是我们电视界朋友的话题。我看电视台没钱是假,不重视音频、不懂得音频是真。没钱?怎么视频设备更新得那么快?化钱那么大手大脚? 这是硬件侧。那么软件侧呢?   对于电视立体声和环绕声工作的开展,很多朋友不胜感叹地说,领导不支持,也没有时间搞呀。不能否认领导支持不支持的确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广播电视行政管理机构迟早会有说法的。对于我们这些天天在从事电视音频工作的同行们应该做什么,是可以在这里侃一侃的。   我们不能等待上级下命令时才启动,必须先行一步。例如立体声电视节目制作,不能等到电视台可以进行立体声广播,而且电视观众家里都有了立体声电视机的时候才开始试验。那时就已经晚了,要化更多的钱去买立体声节目,自己的节目拿不出来。说到这里,我不免又举出